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太阳集团新闻  >  正文

激活小组“细胞”,让“最小单元”发挥最大作用——研究生培养篇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9-27

本网讯(通讯员 代丹妮)进入研究生阶段,绝大多数同学都会面临无法抗拒的“它”——组会。提到组会,不少同学都会既紧张又激动。但当同学们回忆起组会时,总会不约而同地提到组会对自己的助益。组会的开展形式与老师的风格和学科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122cc太阳集团研究生会宣传部特意采访了部分老师和同学,向大家介绍小组会的大作用。


▲ 吴根友老师以读书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经典能力

读书会是吴根友老师举办组会的基础形式。他习惯带学生一起读书,其中既包括哲学经典书籍,也包括学科前沿书籍。对于“如何读”这个问题,吴根友老师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会让学生先一字一句精读,然后三人一组,在读书会上以PPT展示的方式交流阅读感受。每一组的成员分别是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吴根友老师提到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为了让博士生带硕士生,硕士生带本科生。汇报完后,吴根友老师会和学生一起对展示成果进行评议。吴根友老师希望能够通过组会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与习惯。

吴根友老师接受采访


▲ 喻丰老师关注学生研究进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喻丰老师每周会开一到两次组会,会上每名学生需要报告自己近期的研究情况以及未来想做的研究。喻丰老师认为,组会的形式与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有关,心理学更多是一个偏理学的学科,要求学生能够提出假设、设计研究、进行实验,所以心理学组会更关注学生们的研究进展。

喻丰老师接受采访


▲ 李勇老师鼓励学生汇报,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学科前沿问题

李勇老师主要研究的是英美分析哲学,他习惯以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式来推动组会进程。他一个月会召开约两次组会,每次组会由两位学生汇报近期所研究的学科前沿问题,主要是文献综述及个人观点论证。汇报结束后,李勇老师会进行提问并要求汇报同学进行解答。

李勇老师接受采访


▲ 翟志宏老师综合读书会与报告会,帮助学生精准把握概念

翟志宏老师采用读书会与主题报告两种形式。在读书会上,翟志宏老师会组织学生一起翻译英文文献,然后大家对翻译的内容进行讨论。在翟志宏老师看来,这种翻译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精确把握。翟志宏老师指出:“在哲学翻译中,一个概念可能会涉及多方面的意义。通过读书会,师生一起对翻译进行校订和修正,这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其概念意涵。而对一个概念的正确把握又对学生知识体系或者理论体系的形成至关重要。”

李忠泽同学接受采访


组会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回忆本科生涯,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会是课堂与图书馆,组会才是研究生独有的特色。习惯于独自学习的研究生小白们,总会有这样的疑问:导师们为什么要举办组会?治学如治璞玉,须切磋琢磨。组会一般会要求同学们进行展示汇报,并接受同学和老师们的提问和评议。翟志宏老师指出,组会这种学习形式有助于锻炼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提升其科研能力。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念之说道:“组会让我进步和坚定,无论是肯定还是批评,导师的评议让我受益匪浅。” 2022级硕士研究生周晓凡认为,“对研究生来说,组会是一个能和导师及同门固定见面、讨论的宝贵机会,我们可以在组会上互相分享新的研究想法,或者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让导师、同门帮忙指出问题、提供建议。尤其是对于我这样刚开始进行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来说,组会上拓展的知识和收获的建设性观点是科研的重要动力。”《礼记•学记》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唯有身处学术共同体中,才能更清楚自己的学术水准和奋斗方向。


组会能拉进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论语》中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采访过程中,不少老师和学生都提到了组会在情感方面的意义。周晓凡认为“组会让人感觉自己身处一个‘学术小社区’,大家都有相似的目标,能够互相提供持续的社会支持。”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宇说:“组会不仅是和老师、同门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好机会,更是师门齐聚首的难得机缘,一期一会,每一场组会都值得好好珍惜。”王宇同学还提到组会让他认识到了团队的重要性:“组会让我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拥有了温暖的归属感。”吴根友老师在采访中提到:“我们的硕士生、博士生在这里读了三、四年,毕业之后会因我们的读书会回想起跟这些师兄弟在一起的日子。这也就是培养校友对武大和122cc太阳集团的深厚感情,让他们回忆起我们集体学习的美好场面。我希望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对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有着真切的怀念和美好的回忆。”

采访过程中,小宣发现经常参加组会的同学与老师间往往有着更加融洽的关系。通过组会,老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学生更好成长。当代大学教育普遍存在师生疏离的问题,而组会的开展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传统书院式教学中更为紧密的师生关系的回归。


组会制度的展望

当我们问及对“一月两会”(一个月定期举办至少一次组会,提倡举办两次及以上)的看法时,老师和学生一致给出了积极的反馈。李勇老师在采访中提出:“定期的组会让大家围坐一起分享交流,这会是一种不错的学术经历与体验。”吴根友老师支持学院的组会制度,他说:“作为老师,关怀学生的成长,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但会有固定的接待时间,这是对老师自身的要求。”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忠泽在采访中这样说:“我觉得‘一月两会’制度对于研究生来说是比较好的,我们可以通过组会对自己的研究进展有更充分地把握。如果我们只是自己去看书、上课,对现在的研究进展了解有限,并且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是通过‘一月两会’这样的制度,一方面可以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和老师定期沟通。”除此之外,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些建议。2022级硕士研究生龙晗昕建议学院可以赋予制度实施以更多的灵动自主性。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宇则建议学院可以对“一月两会”制度如何落实执行、如何监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细化。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