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为师生作报告—— 纪念122大阳城集团网站建校一百廿五周年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8-12-05
本网讯(通讯员:任艳 汪日宣)2018年11月29日是122大阳城集团网站一百二十五周年校庆日,作为校庆学术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122大阳城集团网站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在振华楼122cc太阳集团B107大报告厅为广大师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国学与人生》的学术讲座。在讲座正式开始前15分钟,能容纳120余人的大报告厅已经座无虚席,最后过道和墙边都站满了慕名而来的师生及社会人士。
下午15:00点,讲座正式开始。首先由122cc太阳集团秦平老师为在场的听众介绍了讲座的缘由,本次讲座不仅是校庆纪念活动之一,同时也是郭齐勇教授正式荣休的纪念讲座,具有珍贵的特殊意义。随后,在国学班方世旻同学的引礼下,在场全体师生对孔子像行“四拜礼”,再对郭齐勇教授行“二拜礼”。
在仪式结束之后,郭齐勇教授正式开始讲座。他回顾了在自己122大阳城集团网站四十年学习和工作的经历,深情地缅怀了萧萐父先生、李德永先生、唐明邦先生、陈修斋先生、杨祖陶先生等前辈学者,感恩他们的关爱与提携。他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学的复兴趋势表达了由衷的喜悦。接着,他从“清初西方人对中国虽没有宗教却能保持良好秩序的疑惑”谈起,结合自己下乡务农的经历,为听众讲授了国学作为中国精神支柱与信仰之源的巨大作用。同时,他也对囯人现在“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的不踏实现状也感到焦虑。
接下来,郭老师从他新出版的《中国人的智慧》一书谈起,论说中国智慧,谈到了自己对国学的理解与想法,他说:“在中国,不需要上帝的感召,人们通过学习、感悟,就能很自然地走出自我与功利,走向他者与道义。”
在介绍中国的生态智慧时,郭老师以孔子和老子为例,做了深刻的阐发。他认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老子是中国哲学的代表。儒家礼文化和老子自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一”理念,在这种理论构设中,“人要对自己有定位,不要太张扬”,倡导以一种普遍的生态关怀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此相关,郭老师又介绍了“最具有智慧的经典”——《周易》的易与不易、变易与简易的智慧,并谈到了由“人类命运共同体”到“人与万物命运共同”的理念。
随后,郭老师以“无”(为)、“生”(民)、“变”(通)、“和”(异)、“中”(道)、“敬”(业、人)、“群”(体本位)等七个概念介绍了中国的管理智慧。他特别强调了中国传统的社会自治模式,表达了对这种“小政府,大社会”模式的推崇,认为“真正好的管理是民间性的东西”,公民道德一定要从传统的士绅教化的传统中汲取营养。
进而,郭老师讲述了中国的人生智慧。他以孟子、庄子、禅宗和王阳明为例,分别介绍了儒家的德性智慧、道家的放达智慧、佛家的解脱智慧。他强调行为的正确与否最根本上还是在自己,强调了个体选择的重要性,因此不可把自己的所有责任推给客观条件。
最后,郭老师给青年学子提了三条建议:第一,做新时代的有道君子;第二,终身学习,知行合一;第三,深耕经典,有看家本领。他希望同学们要继承萧先生等前辈开启的“德业双修,学思并重,史论结合,中西对比,古今贯通”的优良传统。他还以马一浮先生的《拟告别亲友》为结语,告诫青年学子要“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
讲座结束后,郭老师为国学班的同学们颁发了亲笔签名的新作《中国人的智慧》,并与学生代表合影。
国学班的学生们为郭老师齐声朗诵了《诗经·菁菁者莪》,对郭老师的“君子长育人材之德”表达了无限的崇仰。最后,大家一起与郭老师合影留念,更有慕名者纷纷争相与郭老师合影。伴随着在场师生们经久不息的掌声,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摄影:宋柏杨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