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林安梧教授应邀来学院讲学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04-18

本网讯(通讯员 陈世明)4月16日晚,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及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林安梧先生,应国学院院长孙劲松教授邀请,在122cc太阳集团B107报告厅做题为“阳明心学与禅学的区分与汇通——以‘生生法’与‘无生法’对比为中心”的主题讲座。讲座由国学院院长孙劲松教授主持,学院师生以及来自不同领域的哲学研究者与爱好者100余人参加讲座。

首先,林安梧教授开宗明义的指出,要区分阳明心学与禅学,就要回到中国的儒、释、道哲学传统之中。宋明理学深度的哲理化、抽象化、客观化,大乘佛教的发展之所以如此盛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儒家与道家的“生生法”和佛家的“无生法”相融合。由此论及中西哲学的诠释学,又谈及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反思了在目前中国哲学的研究中,尤其在当前国际哲学的评价体系中,中国哲学的诠释研究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处于一种劣势地位,而且近代以来我们常常以双重标准来评价甚至歪曲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由此林教授表明,我们在被西方现代文明彻底洗礼了一遍后再用反向格义的方法来诠释中国传统哲学的时候,需要破除西方中心论,以平等、包容的心态进行中西哲学的对话与交流。

其次,在理解阳明心学上,林教授谈及122大阳城集团网站的阳明学研究与明清哲学研究。他指出,武大不仅是阳明学研究的国际重镇之一,而且武大的明清哲学研究也是国内首屈一指,充分肯定了122大阳城集团网站几代学人在阳明学与明清哲学研究上取得的丰硕成就。他认为要理解阳明学,必然要回溯到传统儒家的心性传统之中,追溯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强调回到存在本身。他以孟子的“性善论”为基点,认为这理论的发现是可以唤醒主体自身,而“万物皆备于我”则强调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将物质世界与价值世界联系起来,阐明儒家哲学形上学的理想性与超越性的依据。宋明理学中的天命之性继承孟子的性善依据,强化了天命之性的客观化的道德法则,倡导回到心性视域,但又不离人的日用常行、为政事功,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哲学即体即用的思想特质,是儒家内圣之学与外王之学的一体两面。因此,只要在心性上用功夫,就一定涉及身心共同体、身家共同体以及家国共同体,一直推扩出去。

然后,林教授从阳明的个人生平、阳明对朱子学的反思以及具体道德实践来揭示阳明学“生生法”形成的内在发展脉络,并与佛家的“生生法”进行比较。他认为阳明心学的重要特质就是当下体证、当下呈现,旨在启动做人与成人的动能。良知是主体的启动处,是天地乾坤万有的启动处,可以回溯到存在本身,这有别于西方哲学的概念逻辑推理与符号学的分析,阳明学是从自家体证功夫得来,尤其是王阳明的“吾性自足”与“致良知”,是阳明历经百死千难而得来,是哲学思辨与道德实践的合一,是儒家“生生法”的重要体现。因此,良知一旦启动,自强不息,推己及人,便可体会阳明心学中的“生生法”。反观佛家的“无生法”,又吸取儒、道两家的天地阴阳之气,并且越来越强化。然而,目前佛教在印度本土已经基本灭绝了。但佛教在传入中国本土的过程中,越来越本土化,并且佛家逐渐以“无生法”融摄儒、道两家的“生生法”,比如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志业。如果佛教没有在东土发生出,大乘佛教核心在菩萨道,强调要渡一切众生,这与罗汉道、解脱道又大为不同。所以,佛教是受到儒道“生生法”的影响之后,又反过来以它的“无生法”来融摄“生生法”,从而推动了佛家自身理论的发展。

再次,林教授进一步的辨析儒家的“生生法”与佛家的“无生法”。他从自身治学经验出发,以解读《传习录》来诠释阳明“生生法”的内在根源及其展开,以儒、佛、道会通的学术视野,旁征博引,以阳明的“生生法”与佛教的“无生法”进行对比融通。通过分析,他认为,儒道互补而同源,佛家虽是外来,但儒家的“生生法”与佛家的“无生法”都非常注重回到生命本身,都强调每一个个体都有成就自我的可能。林教授又联系孟子的性善论,论证四端学说是存在真实的发现,是儒家强调人的觉性与道的体认。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矣”,不像佛家那样需要参禅打坐,而是一种华夏民族的价值理论预设,阐明宇宙造化的源头以道为根源,德为本性,以成德为目的,道不远人,人能弘道,从容中道,安身立命。通过进一步地对比阳明学的“生生法”与佛教的“无生法”,林教授认为阳明虽有借鉴禅学的方法和功夫,但阳明学从性质上说并不是禅学。这种方法与功夫的借鉴在阳明后学中也有所体现,尤其是在阳明后学中出现了一种儒释道三教合流融通的倾向。但他也指出,以佛教的空性智慧来破除人们对现实世界中的种种执迷,让人们对过去、当下与未来有一种连续性、启发性的思考,从而在实现个体出世与入世之间修身立命、安顿心灵。

接着,林教授从儒、佛两家心性哲学传统出发,诠释儒家“生生法”与佛家“无生法”的历史展开及其积极意义。他认为儒家是一种共同体的学问,从孔、孟到朱熹、阳明,以家庭伦理为本位,强调回到思想家、哲学家的思想情境之下,理解儒家学者重建理想的可能性,重启良知的可能性。林教授指出,阳明继承先秦儒家的心性传统,强调内在主体性的思想创造,以良知作为参照天地造化的依据,是阳明体证“道体即是良知”的一种心性功夫实践,这种道德实践的实现关键在于体认并呈现良知。这种呈现是儒家以“生生法”为核心,从先秦儒家经典的心性传统中挖掘思想资源,尤其孟子的道德哲学,还有《易传》的阴阳哲学与生生哲学等重要命题,从而现实实践的参赞、教养的习成,形成人之本性的道德自觉。

同时,林教授认为,阳明心学的“生生法”与佛家的“无生法”的融通需要哲学创造的勇气与理论方法上的创新。他尤其强调阳明学注重事上磨练,当下体证实践,以心学启动自我、成就自我,修己以安人。他认为人的天命之性落实在现实世界中,必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争夺、纠纷与不善,所以气质之性对良知本体也存在自我蒙蔽的不足,而这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有鉴于此,林教授提倡以佛家的自我觉知来观照现实。他以为,“无生法”又是缘起性空法,不生不灭法简称为“生生法”,又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佛家“无生法”的一种生动体现。儒家心性传统是“生生法”,“生生法”不同于“无生法”,强调当下是过去和未来的连接点,并以佛教空性哲学来阐明“无生法”的合理性。从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再到近代新儒学,他以孔子、孟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熊十力、牟宗三等人的思想及其研究为例,分析他们在治学风格、思想特质上具有不同的偏向,但都贯穿着儒家“生生法”的精神传承。他认为哲学研究不应仅仅关注哲学思想的历史诠释,更要注重哲学思想当下创造与创新。

最后,林教授立足现实,反观当下,主张哲学研究要回到存在本身,关照实现世界。在总结儒佛会通如何可能的过程中,就如何回到经典、如何读懂传统经典、如何回到生命体验本身等议题,结合个人的经历、治学经验来进行讲解。他反观当下的学术研究,认为目前学者做的学问大多是纸面的学问,而没有真正契入生命经验本身,也没有真正的回到主体自身,因而导致很多研究成了理论空谈,没有与生命存在发生内在的关联。因此,他认为,中国哲学研究不仅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儒佛传统中的思想智慧与洞见,还要致力于深刻的哲学形上学的思想研究,更重要的是接地气,也就是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并致力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回到生活本身,回到存在本身,关注主体自身。

讲座结束后,林安悟教授就区分阳明心学与禅学依据、汇通阳明心学与禅学方法、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与现代生育难题以及儒释道传统思想智慧如何克服现代性所衍生的弊病等众多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