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珞珈学术周“新冠疫情时代的哲学反思与心理调适”学术报告会之五——新冠疫情的伦理反思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0-05-31

本网讯(通讯员:胥子龙)2020年5月29日上午,122cc太阳集团“新冠疫情时代的哲学反思与心理调适”珞珈学术周第五场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本场学术报告会的主题是“新冠疫情的伦理反思”,由122cc太阳集团副院长李勇主持。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万俊人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江畅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葛四友教授以及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义天教授四位学者参加会议并进行了精彩的报告。本场学术报告会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并在哔哩哔哩平台实时转播,据不完全统计,腾讯会议参会听众达200余人,哔哩哔哩直播观看人气最高达3541人。

首先由李勇副院长致开幕词,介绍了四位报告人和本次学术报告会的背景。

第一位报告人是万俊人教授,他的题目是“非常态社会治理中的官德问题”。在报告中,万教授基于非常态社会的不可预测性、不可复制性、超风险、疑难性以及人类自身的局限,强调了官员吏治的重要性,他提出,为应对非常态状况,官员不仅应当有坚定的信仰、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公共管理经验、一定的领导魅力,还应具有三种敏感性:即对主流民意及其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对社会非常态或者社会紧急状态的高度敏感性、对社会变化大势,对重大事件所关涉到的社会连带反应或者可能的反应具有高度敏感性。最后,万教授总结道:“官德的根本是在于心中有民,一切为了人民”。

第二位报告人是江畅教授,他的题目是“重建人类禁忌观念”。江教授首先指出禁忌是人类生命安全的守护神,现代化和启蒙打破了传统的禁忌观念,但为了让人类走出目前的困境,就必须重建禁忌观念,形成对法制和道德的敬畏。江教授同时指出今天禁忌观念必须考虑全球化、市场化和科技化,以满足时代对整个人类更好地生存需要。他将禁忌对象分为了敬畏对象和恇畏对象两种,敬畏对象主要为自然、神灵和祖先;恇畏对象分为危险事物和不洁事物。最后,为了使禁忌成为人们的生存底线观念,江教授提出了四种措施:1、从小培养人们的畏惧和禁忌意识;2、强化触犯禁忌的耻感和罪感;3、营造触犯禁忌的舆论氛围;4、用法律和道德促进禁忌观念的形成。

第三位报告人是葛四友教授,他的题目是“疫情引发的三个道德观念的挑战”。葛教授所讨论的三个道德观念分别是无罪推定、不伤害无辜者和尊重权利,葛教授认为,疫情所引发的对这三者的挑战分别是有毒推定、伤害无辜者和侵犯权利,在疫情严重危害的背景下,道德条件相较于和平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从后果主义的角度来考虑,疫情期间,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三个道德观念的违背和挑战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葛教授提出了初定合理性和初步合理性的区分、帕菲特式解读和罗尔斯无知之幕理论、诺齐克的解读和洛克的三种观点,并分别解释了这三者的合理性所在。报告中,葛教授特别强调了对度的把握,强调要避免将有毒推定变成有毒断定以及要注重保护弱者。

第四位报告人是李义天教授,他的题目是“平凡生活的脆弱和韧性”。李教授首先反思了伦理学与疫情的关系,提出应当从疫情的角度来反思伦理学,认为伦理学真正发挥其作用应当是在极端情况到来之前,是在人们的平凡生活当中。李教授认为,平凡生活是日常性、持续性的家庭生活,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天灾、人祸、坏的运气都会威胁到平凡生活,同时,平凡生活也是坚韧的,它的脆弱和韧性都源于我们的生活本身。但平凡生活的坚韧程度是取决于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方向,因此,李教授倡议,伦理学应当要为增强平凡生活的韧性做出贡献。

在四位教授报告期间,听众们也在讨论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李勇副院长总结了听众们的讨论,并分别向每位教授提出一个问题,四位教授也各自做出了精彩的回应。

本次学术报告会精彩纷呈,视角独特,对指导我们通过理性方式看待和思考这次新冠疫情带来诸多有益启示。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