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周可:《资本论》“所谓原始积累”章的多维解读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12-03

摘要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章在内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与前面的章节有显著差异,以至于很多研究者视其为《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异类”。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一章曾一度被第二国际理论家所忽视,但自20世纪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对“所谓原始积累”章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包括发生学解读、哲学解读和政治学解读等,从不同维度挖掘这一章的丰富内涵。这些解读表明,深入研究“所谓原始积累”章不仅有助于拓展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深化对马克思历史哲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以及重新思考马克思的政治思想,而且还揭示了“所谓原始积累”章是《资本论》第一卷这一“艺术的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异类”特质蕴含着深意。

关键词《资本论》;原始积累;马克思;第二国际


作者简介:周可,122cc太阳集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文章来源:《学术论坛》2024,47(05)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在内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与前面的章节有显著差异。正如马克思所述,《资本论》第一卷主要是在一种类似于物理学实验的纯粹形态下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1 ,书中大量出现的英国工厂场景仅作为理论论证的实例。然而,在“所谓原始积累”章中,马克思却是以英国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论述了用暴力的方式剥夺农民等直接生产者的生存资料和生产资料,从而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程,进而解答了资本起源的方式和本质等问题 2 。因此,该章可被视为对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探讨。用恩格斯的话来说,这是“关于资本的所谓原始积累的经济研究和历史研究” 3 。此部分与《资本论》前面的章节在叙述风格和理论逻辑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以至于美国学者詹姆逊认为,“应该把《资本论》最后的这一部分看作一个自身完整的独立实体,一次比特定话语陈述内部的话题转换更明显的断裂(无论它独立开来之前在整个作品中显得多么异类)” 4 。从历史角度来看,“所谓原始积累”章曾一度受到第二国际理论家的忽视,但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深入,许多研究者逐渐开始重视这一章,并从发生学、哲学和政治学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在思想史和学术史视角下研究《资本论》第一卷“所谓原始积累”章,不仅有助于揭示马克思原始积累理论的丰富思想内容,而且有助于全面把握《资本论》第一卷作为“艺术的整体”的价值。


一、第二国际理论家对“所谓原始积累”章的忽视

尽管《资本论》第一卷早在19世纪末就被欧洲大陆的社会主义者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卷的所有章节都受到了同等程度的关注和重视。当第二国际理论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资本论》思想时,《资本论》第一卷“所谓原始积累”章就受到了明显的冷落。尽管考茨基、梅林和卢森堡分属第二国际的不同派别,但均未意识到“所谓原始积累”章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考茨基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中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曙光”为题,用一章的篇幅考察了马克思与自由派历史学家关于原始积累历史的不同观点。然而,他只是用通俗简略的语言转述了“所谓原始积累”章的基本内容,却没有展开深入的分析。该书的俄译本编者因此批评考茨基,认为他把包括“所谓原始积累”章在内的一些段落“讲解得极为平淡无味” 5

梅林在《马克思传》中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来介绍《资本论》三卷本的写作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境遇。然而,他在概述《资本论》第一卷的内容时,直接从资本主义积累规律跳转到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向部分 6 ,实际上跳过了“所谓原始积累”章的大部分内容。这一省略主要源于梅林对马克思所发现的剩余价值规律的高度重视,他认为这是《资本论》的主要理论贡献。梅林曾明确指出:“价值规律以及马克思从这一规律推演出来的工资和剩余价值的规律,换言之,即对雇佣劳动的产品如何在没有暴力和欺骗的情况下自然地分为工人的微薄的生活费和资本家的不劳而获的财富这一事实所做的说明,——这就是《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这一卷的伟大历史意义就在于,它阐明了只有消灭劳动力的出卖即雇佣劳动制度,才能消灭剥削。” 7 显然,在梅林看来,省略“所谓原始积累”章中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叙述,并不会损害剩余价值规律的科学性,也不会影响《资本论》第一卷的完整性。

卢森堡是第二国际中杰出的经济学家及《资本论》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在国民经济学讲稿《国民经济学入门》中,她详细考察了商品生产的产生及历史发展,区分了单纯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差异,并对此前国民经济学家及19世纪前半叶社会主义者将两者混淆的观点提出了批评。然而,关于如何从商品生产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即资本主义起源问题),卢森堡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通过比较单纯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与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财产不平等现象,卢森堡提出了一个与资本主义起源相关的问题:“今后的问题应该是:在商品经济和按照成本来交换商品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又如何可能呢?” 8 遗憾的是,在这部讲稿的现存内容中,卢森堡并未深入探究这一问题,而是转向了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工资规律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

笔者认为,第二国际理论家对《资本论》第一卷“所谓原始积累”章的忽视,并非受限于他们的理论水平,而是与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阵营所面临的历史任务相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以后,第二国际理论家承担起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西欧各国工人运动的历史重任。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他们主要开展了两方面的理论工作。一是在工人阶级中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尤其是《资本论》第一卷的基本原理,由此提升工人阶级的理论素养,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其中,考茨基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和梅林的《马克思传》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考茨基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结合丰富的历史资料,简明扼要地概述了《资本论》第一卷各章节的内容,帮助广大工人阶级和革命家迅速掌握《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梅林的《马克思传》则采用晓畅易懂的语言,塑造了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的形象。梅林曾明确表示:“这本书应该写得至少使文化程度较高的工人觉得通俗易懂,但也万万不可篇幅过大。” 9 二是以《资本论》为主要思想资源,从理论上阐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系列新变化,探索工人运动策略与社会主义道路。面对这一时期西欧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工人运动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第二国际理论家内部产生了明显的分歧。其中,既有伯恩施坦针对现代信用制度、通讯系统、商业统计与情报系统以及工业家组织的确立与完善等变化所提出的改良主义主张以及由此引发的激烈论战,又有希法亭、考茨基、布哈林、卢森堡和列宁等围绕资本集中与垄断趋势的加剧、经济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金融资本统治地位的确立、殖民扩张的加剧、国际竞争的激烈与国内矛盾的激化等现象所展开的关于帝国主义的争论。从这些论战与争论的内容来看,第二国际理论家主要基于《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来构建理论,而考察资本主义历史起源的“所谓原始积累”章不可避免地处于他们视野的边缘。


二、“所谓原始积累”章的发生学解读

不同于西欧主要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者,第二国际理论家在资本主义已经确立并得到充分发展的历史条件下运用和发展《资本论》学说,因而对剩余价值规律颇为重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考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时,还注意到原始积累问题的重要性。列宁指出:“必须把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资本积累同所谓原始积累区别开来。原始积累是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侵占公有地,实行殖民制度、国债制度、保护关税制度等等。” 10 在一些评论文章中,列宁还使用“原始积累时代” 11 和“原始积累时期” 12 来描述俄国农奴制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形成时期,强调俄国农村生活的一切基础所遭遇的强烈破坏,并谴责资产阶级的野蛮贪婪行径。由此,在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资本论》第一卷“所谓原始积累”章成为从历史视角出发探讨资本主义本质和当代发展的重要文本依据,并形成了两条主要的发生学解读路径。

一是从资本主义的起源入手考察其本质。从西欧历史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无疑是从封建主义的母体中孕育而生的。因此,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实质上是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问题。一般认为,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建构了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商业化模式 13 。根据这一模式,人们从人性中“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的一般倾向” 14 出发,通过分工和贸易活动的不断发展,逐渐促进了市场的扩大以及经济生活的商业化,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与封建社会形式的决裂。在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围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所谓原始积累”章中建构的资本主义起源模式与斯密模式之间的关系问题,曾引发两场激烈的争论。第一场争论是多布与斯威齐之间的“转型之争”。多布等人认为,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斗争促使小商品生产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枷锁,进而推动了封建主义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而斯威齐则主张贸易的扩大为封建主义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第二场争论源自布伦纳的《前工业化时期欧洲的农业阶级结构与经济发展》一文。布伦纳批评了早期的解释框架,认为用预先存在的资本主义特征来解释资本主义起源的做法造成了循环解释。他强调英国特定社会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对资本主义起源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在马克思早期历史唯物主义著作(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主张类似于斯密式的过渡理论,即强调生产力的变革推动分工的发展,进而引发阶级和财产关系的变革。然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认为财产关系是生产的前提和基础,而非其产物。“只有当直接生产者依赖市场、服从竞争,并有必要促使生产效率最大化以便在市场中存活下来之时,他们才会尝试系统地通过专门化、积累和创新来降低成本;也只有当直接生产者能自由地结合各项因素并以营利为指挥棒,才能有望构建一个具有内在效率和创造力的、由依赖市场和具有竞争性的经济行为人组成的经济体系。” 15 《资本论》第一卷“所谓原始积累”章的意义就在于,它为马克思的第二种过渡理论提供了全面的分析和翔实的论据。原始积累导致直接生产者与自己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这都是资本主义财产关系全部出现的先决条件” 16 。遵循布伦纳的研究思路,伍德也认为,马克思关于原始积累的解释框架延续了作为财富的“资本”与作为具体社会关系的“资本”之间的区别,强调资本主义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产权关系的转型,其实质在于:“不论财富的积累是源自公然的盗窃、帝国主义掠夺,还是商贸收益,甚或商贸收益中对劳动力的剥夺,其本身并不构成资本,也不会产生资本主义。” 17 伍德在深入研究英国资本主义起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研究资本主义起源的意义在于揭示资本主义体系的性质,即资本主义并非人性演进的必然结果,而是某种独特历史条件下的本土化产物,它自诞生之日起就蕴含着内在的自我矛盾。总之,“资本主义的起源揭示了资本主义最核心的秘密” 18

二是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出发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特征。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是在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之后探讨原始积累问题。在他看来,如果说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变为资本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以资本家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的,那么,资本的积累运动“好像是在一个恶性循环中兜圈子” 19 ,而原始积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就是跳出这一循环来认识资本主义的重要抓手。由此而引发的问题是,原始积累所伴随的血腥、暴力和掠夺是否同样适用于资本积累过程?它们是不是资本主义的普遍特征?佩罗曼认为,从马克思的分析来看,似乎原始积累从资本主义建立起就结束了,而有时候原始积累又似乎更多的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 20 。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主张,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条件,却忽视了持续存在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通过剥夺而进行的积累。哈维指出,由于利润率不断下降、工人失业率上升、生活恶化,资本主义生产必然出现过度积累危机的趋势。也就是说,“过度积累”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资源、技术或其他限制,资本家可支配的过剩资本无法找到出路的状态 21 。为了给剩余资本创造利润的条件,资本主义采取了时间延迟和地理扩张的特殊手段。在这一过程中,野蛮掠夺行为始终存在。为了与马克思所说的原始积累相区分,哈维将这一类掠夺行为定义为“剥夺性积累”,强调过剩资本可以不通过生产过程而直接占有剩余价值。“剥夺性积累所做的是以极低的价格(在某些时候甚至完全免费)释放一系列资产(其中包括劳动力)。过度积累的资本能够抓住这些资产,并迅速利用这些资产进行赢利活动。” 22 例如,英国在社会住房、电信、运输等方面的私有化、降低原材料的价格以及对现有资本财产和劳动力进行贬值等;美国则通过国家干预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有计划地推行私有化、制造区域性危机、迫使他国货币贬值等,从而确保既实现剥夺性积累,又避免普遍的崩溃。这样,哈维就从资本积累的逻辑出发,运用剥夺性积累的概念,揭示了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帝国主义性质。他指出:“‘新帝国主义’似乎只是在重复已经逝去的帝国主义,尽管时间与地点均已完全不同。” 23

与哈维相似,费代里奇也认为原始积累过程的暴力掠夺贯穿于资本主义全球化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不仅如此,她还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进行考察,认为原始积累对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劳动力生产造成了一系列变化,包括迫使妇女的劳动和生育功能从属于劳动力的再生产,新的父权制秩序的构建基础是把妇女排除在雇佣劳动之外,无产阶级身体的机械化以及将妇女的身体变成生育新工人的机器 24 。她的《凯列班与女巫: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一书通过研究16—17世纪的猎巫现象,揭示了欧洲和新大陆对女巫的迫害与同一时期原始积累和近代无产阶级形成的紧密联系。可见,虽然《资本论》第一卷“所谓原始积累”章所论述的是15—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但是它从发生学的视角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启发了西方左翼学者在当代语境下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等问题的探讨。


三、“所谓原始积累”章的哲学解读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指导他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资本论》无疑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进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重要理论成果。列宁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资本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论证。“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 25 就此而言,由于“所谓原始积累”章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形成过程,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组成部分。基于同样的理由,“所谓原始积累”章成为人们从哲学视角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文本。国内外学者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了哲学解读。

一是挖掘“所谓原始积累”章所蕴含的历史理论。在《读〈资本论〉》的附录《关于“理想的平均形式”和过渡形式》中,阿尔都塞从两个方面探讨了“所谓原始积累”章的理论地位:一方面,它关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它涉及生产方式过渡的形式问题。阿尔都塞指出,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序言中称英国是资本主义的例证,但实际上,马克思所分析的仅包含两个阶级以及完全受资本主义生产支配的世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因此,“马克思研究的根本不是典型而又纯净的英国的例证,而是研究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例证。这就是他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想的平均形式’” 26 。也就是说,《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不是现实存在的英国资本主义,而是“‘内在本质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这一‘内在本质’的规定” 27 。只有从这一点出发(即把《资本论》的对象视为与现实相符的理论抽象),才能透过“所谓原始积累”章关于英国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研究,把握其背后的历史理论。这一理论就是“一种生产方式向另一种生产方式过渡的理论,也就是一种生产方式形成的理论” 28 。尽管“所谓原始积累”章及其经验叙事并未涵盖这一理论的全部内容,但是,马克思向我们指明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不在于历史的“经验结构”,而在于作为生产方式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以及对不同生产方式的构成要素的阐释。追随阿尔都塞的思路,巴里巴尔通过解读《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原始积累论述,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多样性的理论。他指出,马克思的原始积累论述探讨了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诸要素的独立的、历史的形成过程。“在马克思分析的例子中,自由劳动者主要是通过土地结构的变化而形成的,而财富的形成则是商人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果,其运动发生在这些结构之外,在‘社会边缘’或‘社会空隙’之中。” 29 这就不同于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结果(如劳动方式和法权形式)来追溯资本主义的起源。换言之,马克思是从要素的层面而非结构的层面来思考生产方式的形成和过渡问题,从而揭示出这一事实:“资本主义结构的各个不同要素的形成的相对独立性以及这种形成的历史道路的多样性。” 30

如果说阿尔都塞和巴里巴尔对“所谓原始积累”章的解读侧重于原始积累过程的要素及其走向历史发展多样性的理论,那么,德国学者宽特则试图在《资本论》全书(尤其是“所谓原始积累”章)中发掘马克思一以贯之的历史哲学。在他看来,这一历史哲学奠基于经验基础之上,其核心是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以及对象性的类本质构想。在《资本论》,尤其是在“所谓原始积累”章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假定了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阶段模式 31

二是依据“所谓原始积累”章探讨《资本论》方法论的复杂性。与“所谓原始积累”章直接相关的方法论问题涉及如何理解“所谓原始积累”章与《资本论》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以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之间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围绕《资本论》的方法论问题曾展开过一场讨论 32 。尽管大多数学者认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论》方法的概括,把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视为贯穿于整个《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但持反对意见的学者以“所谓原始积累”章的历史叙述为例,证明《资本论》中存在不严格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进程,且逻辑顺序和历史顺序不一致之处。王亚南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并未将原始积累放在由小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渡的背景下来论述 33 。尽管这不符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但是有助于在理论上复制或再生产出现实的生产关系,并表达出资本主义社会总的辩证发展关系。沈佩林则将“所谓原始积累”章视为《资本论》中历史叙述与逻辑进程完全相反的重要例证,即在逻辑上将资本积累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放在前面,在历史上却把原始积累这个起源问题放在后面,并认为这是马克思没有照搬黑格尔的“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的表现,是马克思方法的特点之一。究其原因,“如果不先阐明资本的本质,就不可能讨论它的起源和发生史” 34 。即便上述观点的反对者也承认,“所谓原始积累”章并未完全遵循历史的叙述顺序,《资本论》的“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是就总体而言的,“包含着差别的一致” 35

在这一问题上,苏联学者伊林柯夫的观点值得关注。他通过重新阐释马克思的抽象与具体概念,试图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以及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并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方法是具体的,“每次都是谈论具体对象的具体历史” 36 。在伊林柯夫看来,马克思把具体规定为多样性的统一,即把对象理解为某一体系、总体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从生动的直观进到抽象思维、从表象进到概念的过程。遵循这一方法而形成的逻辑研究方式能够清晰地揭示对象在成熟发展阶段的结构、属性和形式,这是从历史过程的结果出发进行的理论分析,也就是“具体的历史主义原则” 37 。伊林柯夫指出,就原始积累问题而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诡计实质在于“把创造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的历史当成了资本本身这种具体历史现象的历史” 38 ,而马克思则明确区分了集中占有生产资料这一历史前提与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这一具体历史事实,认为后者才是资本的真正开端。因此,“所谓原始积累”章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体现了马克思独特的逻辑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的统一,更在于它表明了马克思正是运用这一方法成功揭穿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诡计。


四、“所谓原始积累”章的政治学解读

众所周知,马克思始终关切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积极投身工人运动。1848年欧洲革命前后,马克思不仅参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改造工作,还支持英国宪章运动的左翼力量,创立且领导了国际工人协会。在写作和修订《资本论》期间,马克思始终在工人中开展实际工作,并与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错误思潮展开斗争。在国际工人协会内部,马克思面临着法国的蒲鲁东主义者、德国的拉萨尔主义者、英国的工联主义者以及以巴枯宁为首的无政府主义者的质疑与挑战。作为一部旨在为工人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思想武器的巨著,《资本论》不可避免地要驳斥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错误观点,回应19世纪社会主义争论中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从19世纪的政治运动乃至社会主义思想争论出发,探讨马克思思想的政治意义,解读《资本论》中的政治理论,已成为英语世界马克思研究的一大趋势。一方面,有学者根据马克思在19世纪上半叶实际参与的政治活动来解读《资本论》及其政治意义,“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资本论》第一卷的论述放入述行性(performativity)的框架之中,使政治经济学的术语——商品、货币、资本——除了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被重复使用的现实和其他类似的概念(这些概念正是用政治经济学的术语来进行理解的)在实际活动中被使用的现实之外,没有其他别的现实” 39 。另一方面,有学者则结合19世纪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思想争论,解读《资本论》相关观点的政治内涵和理论价值。具体而言,通过从以下两个方面的政治解读,深化了对“所谓原始积累”章的认识。

一是“所谓原始积累”章的部分内容受益于马克思与英国宪章运动左翼领导人琼斯的交往。马克思曾经称赞琼斯是“一个最有才干、最彻底、最坚决的宪章派” 40 。1849年移居伦敦后,马克思与琼斯在政治和新闻领域有过密切交往和深入合作。德拉波指出,琼斯强烈反对英国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始终对殖民地的受压迫人民抱有同情。这一时期,琼斯在反殖民主义、印度和苏格兰问题上的看法影响了马克思,促使马克思在1850年代初转向了多线性的历史观 41 。1853年,马克思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文章,叙述并评论了苏格兰盖尔居民破产和被剥夺的历史。他指出,苏格兰“圈地”过程的实质是氏族的财产被强行变成了首领的、现代意义的私有财产,这一过程同样发生在英国和爱尔兰 4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所谓原始积累”章论述农民被剥夺公有土地时,直接引用了这部分内容,称之为英国对农民土地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剥夺,并在脚注中注明了其来源 43 。到了1854年,马克思引用琼斯在《人民报》的社论中发表的事实材料来说明爱尔兰和苏格兰清扫领地过程中的残暴行为 44 。这表明,在1850年代初期,马克思与琼斯的交往和合作不仅为《资本论》第一卷“所谓原始积累”章的写作提供了素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马克思历史观念的转变。

二是在19世纪的思想背景中解读“所谓原始积累”章,并重新阐释马克思的政治理论。罗伯茨指出,要理解马克思的原始积累概念,首先要理解与之相关的资本积累或剥削积累概念。包括蒲鲁东在内的19世纪大多数社会理论家都赞同圣西门派的观点,认为资本积累及其伴随的剥削建立在暴力和欺诈的基础上,因此是与封建剥削相似的、人对人的剥削。然而,马克思提出,资本主义剥削的机制和动力来源于对劳动力市场的非人身支配,而不是地区垄断者的人身支配。尽管马克思所描述的原始积累过程中充斥着欺骗、暴力和剥夺,但他与圣西门派的观点不同。马克思认为,地主通过圈地和剥夺小农的土地来占有大量土地,从而为现代工人阶级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资产阶级则在这两个阶级之间兴起,通过利用自由劳动力而获得统治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扮演着资本的非独立的代理人角色,而不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和资产阶级的寄生虫;国家通过推行税收、关税和殖民政策,强制执行资本迫切需要但却无法独自完成的剥夺任务。总之,原始积累之所以是资本的前史,并非因为资本或资本主义在历史上起源于它的暴力和偷窃行为,而是因为借助国家而施行的暴力和偷窃行为为资本或资本主义的形成创造了前提 45 。通过重新解读包括“所谓原始积累”章在内的整部《资本论》第一卷,罗伯茨进一步建构了马克思的免于非人身的客观支配的自由观和作为资本的仆从式代理人的国家理论 46 。海因里希在导读三卷本《资本论》时也强调国家在原始积累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他看来,马克思以英国为例所论述的原始积累,实际上是自由工人历史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并非通过市场而形成的,而是国家积极且持续干预的结果,“国家当时必须持续而且直接地干预,从而实现和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7

在国内学术界,对《资本论》第一卷“所谓原始积累”章的政治阐释,主要是在政治哲学的研究框架内进行的。在以《资本论》为主要文本深入探讨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正义问题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所谓原始积累”章的批判意义。有学者指出,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和原始积累的论述分别批判了资本主义非正义实质的现实表现和历史前提,但比较而言,基于资本积累过程的资本主义非正义论证具有更强的理论说服力 48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马克思不是从历史的角度、以资本主义开端的剥削与暴力来论证其不正义性,而是主张资本主义不正义是因为它具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却试图通过将原始积累这一前提曲解为发展环节,企图使自身成为一种永恒的生产方式 49

可见,无论是考察《资本论》第一卷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还是探讨依据这一理论所形成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所谓原始积累”章都是国内外学者无法回避的重要章节。正是通过对“所谓原始积累”章的深入解读,人们打破了长期以来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线性理解模式,从而形成了对《资本论》方法论的创新性阐释。


五、“所谓原始积累”章的“异类”深意

学者们对“所谓原始积累”章的态度和研究很大程度上受到时代变迁和学术转型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所谓原始积累”章在19世纪末受到冷落,而自20世纪以来逐渐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这两个时期面临着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任务。第二国际理论家立足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对19世纪末技术、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征,致力于运用和发展《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规律来分析业已成熟且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探讨工人运动的策略。进入20世纪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包括俄国在内的东方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资本主义制度在非西欧国家的扩张和确立过程,从而将马克思的原始积累理论视为深入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特征和趋势的重要理论资源与思想武器。“所谓原始积累”章所揭露和批判的资本关系形成过程中的暴力、欺诈和掠夺等现象,不仅贯穿于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而且渗透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领域。另一方面,“所谓原始积累”章之所以受到广泛的关注,还因为国内外学者对《资本论》的阐释与研究日益突破了长期以来的传统理解模式。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内外《资本论》研究的一大趋势是,既不局限于从政治经济学的单一视角解读《资本论》,也不满足于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框架来理解《资本论》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所谓原始积累”章与《资本论》第一卷的其他章节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它才能成为人们超越成见、深化认识的突破口,从而受到重视。上述对《资本论》第一卷“所谓原始积累”章研究的思想史和学术史考察表明,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思想和《资本论》文本结构而言,作为“异类”的“所谓原始积累”章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尽管“所谓原始积累”章在内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与前面的章节存在显著差异,但它在拓展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深化对马克思历史哲学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以及重新思考马克思的政治思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资本主义批判方面,该章从历史起源的角度切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助于揭示其真实本质,尤其是与资本主义密不可分的非经济强制背后所隐蔽的暴力掠夺;在哲学方面,对资本主义历史起源的要素分析蕴含着历史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理论,同时拓展了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的阐释空间;在政治思想方面,对英国原始积累问题的关注和探讨,不仅与马克思当时的政治活动及他与19世纪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争论紧密相关,而且为重新思考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等政治思想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也正因如此,“所谓原始积累”章绝非《资本论》第一卷这一“艺术的整体”中的缺憾或残缺,而是从理论和方法上内嵌于这一整体的有机部分。如果真如马克思所言,“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50 ,那么,经过马克思精心构思、反复打磨的《资本论》第一卷无疑符合他心目中的“艺术的整体”这一标准。因此,“所谓原始积累”章与前面章节的显著差异绝非出自马克思的疏忽大意,而是他的刻意安排。在经马克思亲自修订的《资本论》第一卷的法译本中,德文版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与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理论”一起被归入全书最后一篇,也就是第八篇“原始积累”。就此而言,“所谓原始积累”章的独特内容和非传统风格,并不能如詹姆逊所言,被视为《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异类”,而属于阿尔都塞所描述的“具有哲学性质的空缺” 51 。对这些空缺的解读能够引导我们抵达马克思思想的真正入口,进而发掘《资本论》的完整内涵及其批判价值。


脚注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

2. 有日本学者通过对比《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及《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和法文版中关于原始积累的论述,反对以“暴力分离”来解读马克思的原始积累理论,而是主张将《资本论》的视角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所揭示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解体之后重新结合的视角相补充,见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M].韩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89-392。笔者认为,鉴于“所谓原始积累”章中关于征服、奴役、劫掠和杀戮的大量历史论述,这一解读并未从根本上动摇“暴力分离”说对原始积累的理解。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9-140.

4. 詹姆逊.重读《资本论》[M].胡志国,陈清贵,译.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74.

5. 考茨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M].区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俄译本出版说明3.

6. 梅林.马克思传[M].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66.

7. 梅林.马克思传[M].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69.

8. 卢森堡.国民经济学入门[M].彭尘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213.

9. 梅林.马克思传[M].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

10.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2-433.

11. 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3.

12. 列宁.列宁全集:第16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30.

13. 伍德.资本主义的起源:学术史视域下的长篇综述[M].夏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9.

14.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6.

15. 布伦纳.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新解[M].张秀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356-357.

16. 布伦纳.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新解[M].张秀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357.

17. 伍德.资本主义的起源:学术史视域下的长篇综述[M].夏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6:27.

18. 伍德.资本主义的起源:学术史视域下的长篇综述[M].夏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46.

1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67.

20. 佩罗曼.资本主义的诞生: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种诠释[M].裴达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

21. 禚明亮.大卫·哈维谈资本的逻辑与全球金融危机[J].国外理论动态,2010(1):10-12,39.

22. 哈维.新帝国主义[M].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20-121.

23. 哈维.新帝国主义[M].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47.

24. 费代里奇.凯列班与女巫: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M].龚瑨,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23:3.

25.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

26. 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第二版[M].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232.

27. 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第二版[M].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234.

28. 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第二版[M].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235.

29. 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第二版[M].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331.

30. 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第二版[M].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330.

31. 宽特.卡尔·马克思的历史哲学[J].王兴赛,李靖新弘,译.现代哲学,2023(2):17-28.

32. 关于这场讨论的代表性观点,见周可.王亚南与新中国《资本论》方法研究的开启[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6):77-83;周可. 20世纪60年代的国内《资本论》方法争论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3(1):81-93。

33. 王亚南.《资本论》的方法[J].经济研究,1962(12):19-25.

34. 见沈佩林.《资本论》中范畴的逻辑顺序和历史顺序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1(2):45-56。无独有偶,法国学者雅克·比岱在考察《资本论》的方法时,也强调结合具体问题来理解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并认为“所谓原始积累”章关于历史构成的多种要素的叙述表明,“只有在阐述结构及其要素的定义后,才可能在最后呈现更早的事实”,见BIDET J. Exploring Marx’s Capital:philosophic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dimensions[M]. Leiden:Brill Academic Pub,2007:173。

35. 冯子标,李德山.也谈《资本论》中范畴的逻辑顺序和历史顺序问题——与沈佩林同志商榷[J].晋阳学刊,1982(4):51-57.

36. 伊林柯夫.马克思《资本论》中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法[M].孙开焕,鲍世明,王锡君,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186.

37. 伊林柯夫.马克思《资本论》中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法[M].孙开焕,鲍世明,王锡君,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185.

38. 伊林柯夫.马克思《资本论》中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法[M].孙开焕,鲍世明,王锡君,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185.

39. 卡弗.马克思[M].刘建江,王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138.

4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393.

41. DRAPEAU T. Look at our colonial struggles:Ernest Jones and the anti-colonialist challenge to Marx's conception of history[J]. Critical sociology,2019(45):1195-1208.

4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569-576.

4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39.

4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249-254.

45. ROBERTS W C. What was primitive accumulation?Reconstructing the origin of a critical concept[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theory,2017(4):532-552.

46. ROBERTS W C. Marx's inferno:the political theory of Capital[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7:7,214.

47. 海因里希.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资本论》导论[M].张义修,房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176.

48. 杨雨濠.为何资本积累先于原始积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性的双重批判[J].天府新论,2018(3):23-30.

49. 刘奕文.马克思的资本原始积累理论及其正义思想[J].社会科学动态,2019(7):5-9.

5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5.

51. 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第二版[M].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