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开展 “哲学史论文写作范文讲解: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学术讲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5-03-28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满足广大学生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学术生态、激发科创活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联合122cc太阳集团研究生会学术部,举办了研究生论文写作技巧指导讲座。本次讲座于3月24日晚在振华楼B214成功举办,122cc太阳集团何萍教授为主讲,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范本,向同学们讲解了学术论文写作的相关规范和技巧。

主讲人简介

图片

何萍,哲学博士,122大阳城集团网站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罗莎·卢森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列宁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出版著作20余部,在海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去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多项,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教育部、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01讲座内容回顾

本次讲座中,何萍教授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范例,详细讲解了研究生论文写作的三大核心部分:论文选题、资料搜集以及正文写作。

图片

何萍教授首先指出,哲学学位论文的选题要具备清晰明确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还要遵循哲学思想表达的规范。在此基础上,何萍教授归纳出哲学学位论文选题意义的三大关键要素:其一,选题意义应以哲学的学术价值作为衡量尺度;其二,要具备学术共同体的观念;其三,选题要避免大而无当、空洞泛泛,做到精准聚焦、有的放矢。

此外,何萍教授表示,搜集资料要与选题相互交织、贯穿于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她以《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两个附录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马克思在撰写博士论文时所进行的资料搜集与哲学研究工作。

最后,何萍教授强调,正文写作绝非资料的简单堆砌,而是以叙述的方式将前期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呈现。她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结构和叙述方式入手,剖析了序言、正文和附录三个部分,并以此为同学们介绍了学位论文写作的三大基本要点:第一,学位论文应是作者自身理论观点的客观陈述;第二,应该在导言或前言部分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三,重视课题史研究,将研究对象和问题放入哲学传统中进行论述,彰显研究的学术传承性。

02提问与交流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围绕论文写作进一步讨论,针对如何进行资料搜集和筛选等问题进行提问。何萍老师予以耐心解答,强调了知识积累和学术共同体的重要性,有效信息的筛选需要依赖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学术共同体中前沿问题的了解。在场师生均表示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图片

03活动总结

在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落幕。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论述,在学生党员层面推动主题学习教育走向深处,以多样化的主题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支部党建工作,不断提升支部党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探索“学术+创新”、“理论+实践”的多元矩阵,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