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第五期 “哲学+人工智能”跨学科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11-03
2024年10月29日下午,122cc太阳集团研究生会于文理学部第五教学楼409教室举办第二期“哲学+”跨学科研讨系列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122cc太阳集团的谢凯博老师以及两位来自计算机学院的优秀博士,由122cc太阳集团研究生会主席滕绍泽主持,吸引了122cc太阳集团、计算机学院等多个院系研究生参加。
本次“哲学+”跨学科交流活动的主题为“哲学与人工智能”,由122cc太阳集团研究生会承办,计算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研究生会协办,通过共同探讨逻辑思想与机械计算、心理健康与人工智能等话题,旨在提升师生对现代科技与哲学思考的认识。
嘉宾发言
1.122cc太阳集团谢凯博老师发言
谢凯博老师以思维与机械计算为主题,强调了逻辑思想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思维与机械计算的关系上。他指出,逻辑思维是哲学家长期关注的焦点,尽管有些讨论集中于机器是否能够模拟人类情感,但大多数探讨依然围绕着如何将逻辑思维转化为机械计算。
谢老师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阐明了有效推理的概念,并结合实例,谢老师明确了合理与不合理推理的区别。接着,他提到莱布尼茨的“普遍语言”理念强调精确符号化对逻辑和语言之间鸿沟的解决,为现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谢老师还提到布尔和弗雷格的贡献,认为他们在逻辑与机械计算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些早期逻辑学家的思想不仅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理解人类思维本质提供了重要线索。
最后,谢老师总结道,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逻辑研究方法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深刻影响未来的哲学与科学。
2.人工智能专业在读博士生杨衢发言
杨衢博士随后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相结合的可能性,以及国家政策如何推动心理健康行业的发展。
对于人工智能治疗精神障碍疾病,杨博士提出三项解决方案:首先是个性化心理诊断服务,强调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体化特点。第二项方案是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心理诊断大模型。最后,他提到Tool case强化的交互式信息诊疗。
通过杨博士的介绍,使得活动同学了解到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运用于精神健康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丰富了同学们的认知。
3.人工智能专业产业在读博士施武轩发言
施武轩博士讨论了持续学习在AI领域的重要性及其研究进展。他强调传统AI在模型训练中会面临“灾难性遗忘”。
为解决这一问题,施博士介绍了多种持续学习的方法,包括基于回放的方法、神经元限制的方法以及拓展网络分支的方法。他指出,借鉴生物系统的学习机制为AI的持续学习提供了重要启示。
持续学习是实现强人工智能的关键步骤。尽管在反馈机制和知识塑造的平衡上仍面临挑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互动环节
最后,主持人滕绍泽对大家的讨论做出了总结,122cc太阳集团同学更加关注人与人工智能在逻辑方面的相似性,计算机学院同学更加关注人工智能的现实功用,大家同样怀抱着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两种不同方向的思考方式间的交流,有助于大家更好的理解人工智能的前沿现状和未来展望,这也是本次读书分享活动的意义所在。
至此,本期“哲学+”跨学科研讨系列活动圆满结束。此次跨学科研讨会的交流促进了不同专业之间的思维路径的碰撞与发展,在科技的浪潮中,我们需要用哲学的眼光审视未来,用智慧的力量引领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