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研究生党支部开展“青年党员说·论文写作与发表经验分享”主题党日活动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2-12-30
2022年12月26日晚,122大阳城集团网站中国哲学研究生党支部通过腾讯会议举办了以“青年党员说·论文写作与发表经验分享”为主题的党日活动。会上,在党支书刘佳源的主持下,两位支部成员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经验。
来自19级的博士生洪明超首先进行分享,他的研究方向是宋明理学,曾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获得22年的国家奖学金。他主要就以下几个问题发表了个人见解。
在论文的写作方面,他从论文题目怎么选、文献综述怎么做、如何写出哲学味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首先,要与老师多沟通,可以把学年论文、课程论文扩充成大论文。对不读博的同学,可以选哲学史上小人物、小问题进行研究;而对准备读博的同学而言,要选连续性的、经典的问题、人物和领域,以便发表文章、求职和科研课题申请。其次,文献综述不能单纯地罗列参考资料的内容,而是要有逻辑地梳理、总结、评价学者关于学术问题的观点。最后,有哲学味的文章要做到有逻辑、有条理、有深度。想写出哲学味,可以学习学者的优秀文章、阅读西方哲学尤其是分析哲学的文章,借助分析哲学的写作方式进行中国哲学论文的撰写。
在日常的学习阅读过程中,也有许多同学感觉到自己缺乏问题意识,对此,洪明超同学认为,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头脑”。问题意识从阅读中来,可以通过研读学术史,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不同学者关于同一问题的争议点,并借助大量阅读、抽丝剥茧,从而发现潜在的问题。
也有一些同学对学术论文的投稿与发表比较感兴趣,洪明超同学推荐了万维书刊网。网站上有不同期刊的联系方式、分类和对期刊的评价等。同时他也建议,由于投稿、修改、见刊的周期较长,论文要尽早完成。凡事要趁早,不要先知后行,要以下笔的念头为导向组织阅读的书目。在选择刊物时,注意自身文章方向与刊物风格要契合。除期刊外,集刊也是好的发表途径,对博士生也较为友好,如《原道》《朱子学研究》《北大哲学》《经学文献研究集刊》等。此外,他建议有学术兴趣的同学多写文章,满意的文章可以尝试投核心期刊,其余的可以选投普刊,如《船山学刊》《鹅湖月刊》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随后,来自20级的博士生刘飞进行分享,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佛学,现任《珞珈哲学》副主编,曾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并获得过净慧奖学金。他从问题意识、写作规范和个人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首先,多读经典有助于培养问题意识。具体而言,佛教哲学的研究者要做到“精读三五部,泛读一千卷”。 就阅读的对象而言,钱穆先生的观点是要读有几十年和上百年历史的经过时间考验的文章。同时,应当多读学界一流文章和著作,关注一流学者的新文章,掌握学界动向和焦点问题。多听好老师的课并与其进行交流,以此获得启发,进而促使问题意识的萌发。
其次,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写作规范,尤其是要兼顾逻辑论证和批判性思维。中国哲学的文章需要条理清晰,同学们可以使用设问式的写作方法,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也可以分条列点。语言方面要注重规范,少说口水话,多用书面语,适当使用逻辑论证,学习优秀文章的用语。此外,还需要关注不同期刊的格式规范和引用规范,适当运用西方哲学的观点和视角。
最后,刘飞同学给出了一些个人建议。他指出,听好的老师讲解是最快捷的学习方式,可以对晦涩的问题快速了解,但更好的方法是自己钻进文本精读、与他人口头讲解或将阅读心得和问题写成文本。
论文的写作是研究生学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来自同龄人的见解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这次分享活动的主讲同志既讲了方法又谈了方向,与会同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同时,这次活动也为党支部在丰富党日活动多样性的探索上提供了有益的示范,是中国哲学研究生党支部对“党建+”模式的一次探索,通过形式的创新,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了党建活力。(通讯员: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