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双聘教师  >  副教授

师资队伍

张文娟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2-06-27

姓名:张文娟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教研室:基础心理学教研室
办公室:
邮箱地址:wenjuan@whu.edu.cn

 

简 介

2002.9-2006.7,南京师范大学,学士

2008.9-2014.1, 北京师范大学,硕博士

2011.8-2012.8,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14.4-2016.5     122cc太阳集团心理系, 师资博士后

2019.10-2020.7,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儿童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儿童青少年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及家庭影响因素;

家庭情绪社会化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人格发展;

优质早期教育项目对儿童人格发展异常的预防性干预效果及差别易感

开设课程

儿童发展障碍与治疗

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学与生活

普通心理学

主要论著或代表作

Zhang, W., Wang, M., Yu, M., & Wang, J. P. (2021).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Personality Inventory for DSM-5 in Chinese Nonclinical Adolescents. Assessment. Online. IF = 4.667

Zhang, W., Liu, T., Li, X., Zhang, S. (2020).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DSM-5 Personality Domains in Adolescence: A Person- and Variable-Based Approach.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ccepted). Online. IF = 3.004

Zhang, W. Wang, M., & Ying, L. (2019). Parental Mindfulness and Preschool Children’s Emotion Regulation: The Role of Mindful Parenting and Secur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Mindfulness,10, 2481-2491.SSCI, 2019影响因子3.5

Zhang, W., Zou, H., Wang, M., & Finy, M. S. (2015). The role of the dark triad traits and two construct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n loneliness in adolescents.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5, 74-79. SSCI, 影响因子1.967

Zhang, W., Finy, M. S., Bresin, K., & Verona, E. (2015). Specific patterns of family aggression and adolescents’ self- and other-directed harm: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30(2), 161-170.SSCI, 影响因子1.025

Wang, M., Zou, H. & Zhang, W. (2018).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role of humor style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y, in press. https://doi.org/10.1007/s10902-018-9982-2.

Tang, Y., Harris, P., Pons, F., Zou, H., Zhang, W. & Xu, Q. (2018). The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 among young Chinese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 Development, 42(5), 512-517.

张文娟,叶惠玲,许晓栎,王硕. (2018). 依恋与人格障碍:维度诊断的新视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 72-82.

文娟, 保瑞, , & . (2016). 文化与创造力:基于4P模型的探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25-36.

张文娟, 邹泓, & 李晓巍. (2016). 情绪分化理论对处境不利儿童预防性干预实践的启示与应用. 中国特殊教育(1): 76-83.

邹泓, 刘艳, 张文娟, 蒋索, 周晖, & 余益兵. (2015).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的评估. 心理发展与教育, 31(1), 29-36.

王明珠, 邹泓, 李晓巍, 张文娟, 王英芊, & 蒋索. (2015). 幼儿父母婚姻冲突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父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1(3), 279-286.

张文娟, & 张惠. (2014). 黑暗三人格的两面性及心理机制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38-47..

唐光蓉, 邹泓, 侯珂, 蔡迪, & 张文娟. (2014). 家庭创新环境的特征及其与中学生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关系:创造性人格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5), 1125-1131.

梁钰苓, 邹泓, 孙鹏, & 张文娟. (2013). 青少年人格五因素对其学校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 中国特殊教育 (1), 68-72.

张文娟, 程玉洁, 邹泓, & 杨颖. (2012). 中学生的情绪智力、社会问题解决技能对其师生关系的影响. 心理科学 (3), 624-630.

张文娟, 邹泓, & 梁钰苓. (2012). 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8(2), 160-166.

张文娟, 邹泓, & 李晓巍. (2011). 青少年的父母监控状况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 267-273

邹泓, 李晓巍, & 张文娟. (2010). 青少年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作用机制. 心理科学 (5), 1136-1141.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主持的科研项目

1.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动态评估及预防性干预,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016年~2021年3月 

2. 亲子共读的情绪社会化功能与心理机制(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22大阳城集团网站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113-413000007)2016年~2018年 

3.黑暗人格三因素的两面性:测评、社会功能和干预(主持)第58批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113-211000066)2015年~2016年

 

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发展与促进(参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190003)2014年~2018年

2 流动儿童自主神经活动与情绪适应:家庭环境和同伴依恋的调节作用(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889)2014年~2017年

3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参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XLX001)2008年-2013年

4 青少年创新能力的认知神经基础及其培养,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国家重点课题 2008年-2013年 

5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研究重点课题 2008-2011

 

社会兼职

 

 

 

 

 

获奖情况